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

天下公民教育系列:網路─要玩也要負責任(上)

■林倖妃
▲台北市議員許淑華、李建昌2010年6月7日指出,網路聊天室中色情氾濫,許多聊天室更將網站設在國外,國內法令無法管理,呼籲政府加速立法建構完整的分級防護機制。(本報資料室)
▲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與台灣大哥大基金會於2010年4月19日發表「青少兒數位安全及網路社群」調查報告,呼籲大眾對網路交流尚且懵懂的青少兒能有更多關懷。(圖文/中央社)
「不具有義務的自由,算不上真正的自由。 」─夏目漱石
17歲的高二學生「彼得」:
我 迷網路,因為找不到比網路更好、更有趣的東西。小學三年級,學校開始教電腦。同學會找我玩線上遊戲,但因為爸媽會管,所以,一天頂多玩個半小時到一小時。 國二確定直升高中後,我開始瘋狂玩。放學後直接上線,玩到上床睡覺。當時多玩「風之谷」,直到兩年前乾脆休學。那一年,我過起宅男的日子。那是我人生中最 有意義的一年。
在學校的日子安逸又平淡,在網上才有活在世上的感覺,比較有實體感,不會空虛。可能是因為網路世界比較常出現「有感」的東西,讓人尊敬、感動的文章,新知識、新思想,有新遊戲還可以找朋友一起玩,大家一起high。
我 也會和陌生人談心事,只要他聽得懂就好。為何不和父母談?因為時機、感覺都不對。在網路上比較放得開,那是我的「舒適圈」。網路不是最好的,但生活讓我無 感。網路上重道理、正義和公平,法律反而是其次。因為法律沒辦法管,造反猖獗,隨意下載歌曲和影片。還有很多網誌出現網路霸凌。我也學到對人要有心機,因 為網路上很多騙子,騙遊戲點數、騙錢。我小學就被騙過,之前還被一起打怪的朋友,騙了兩、三千元裝備。
在網路混久了,我也習慣不同場合,會有不同人格。在網路上和朋友打格鬥遊戲,被殺就罵髒話,國台語一起飆,但在真實世界不會。不過,有次在學校被拍一下頭,我不小心罵出來,轉過頭發現是老師,我馬上道歉。
網路不是最好的,但很少會遇到比它更吸引人的東西。我覺得自己在學校過的是「無感生活」,人生體驗都在網路上。但未來若對其他東西有興趣,我還是會去追尋。對1995年出生的彼得來說,世界,正在位移。父親是醫師、媽媽是老師,但他的「真實」人生,卻建構在網路上。

數位原住民和數位移民

2001 年,專攻教育和學習領域的美國作家普倫斯基(Marc Prensky),發表了一篇文章,〈數位原住民、數位移民〉(Digital Natives, Digital Immigrants)。在1980年後,伴隨著電玩、網路、電視出生長大的人,他稱為「數位原住民」。
他們和 上一代最大的不同,在於資訊溝通的方式。例如,原住民拿起手機,可能是聽音樂、看影片或發簡訊。移民們卻是把手機當成傳統無線電話來使用。隨著科技不斷進 步,網路構築出來的城邦,成為1990後世代的真實人生。網路世界裡的一切已經不只是遊戲,還影響使用者的生活與人生。
多年來關注網路使用發展,台灣展翅協會秘書長李麗芬說,以前以為網路是虛擬的,不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,「但現在,虛擬世界和人生已經緊密結合,應該受到一樣的規範。」她所說的負責,包括的是權利,還有不能逃避的義務。

全球課題在台灣

全世界都在思考同樣的問題。歐盟執委會和歐洲網路安全中心網絡,共同發起「網路安全日」,將今年主題定為「不只是數位遊戲,而是你的生活」。全球70個國家一起響應。以台灣而言,上網人口將近1700萬人,其中就有150萬個12歲以下的青少年沉浸其中。
白 絲帶關懷協會做的《2011台灣網路社群親子參與調查報告》,回收超過7800份問卷。其中,有7成9兒童和青少年上網都是在玩線上遊戲。不過,「即使玩 的是遊戲機,都有上網交友和即時通訊的功能,」展翅協會專員陳時英說。遊戲已經是數位原住民們生活的一部份。網路同儕,更是不可或缺。

孤獨的家和溫暖的網路

網路,為什麼會成為90後世代生活中,重要的支持系統?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,同時也是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黃葳威剖析,最大的原因在於,網路的匿名性,讓人覺得發言不需要負責任,溝通也較為自在。另一方面,網路具有平等發言權,不用顧慮位階或大小。
「尤其是現代社會,青少年常常回到空空蕩蕩的家,網路上卻永遠有人在等待,」黃葳威認為,這讓他們更認同網路世界。
因 此,網路關係也相對容易建立。只要切入話題且聊得來,所有的分享,可以得到安慰和支持,不會有心理負擔。由無數的個人所組成的「網友」,成為隱形「家 人」。既可以分享彼此,也可以獲得共鳴。相對於下線後的真實世界,卻需要下更多功夫。認識朋友,要循序漸進、自我揭露。而親情的關心,更可能蘊含壓力和期 待,才會「讓人在網路上更放得開,」彼得說。
但網路社會愈來愈複雜,令人難以掌控。
曾經辦過各種網路犯罪, 警政署資訊室主任李相臣舉例,在真實社會要成為大人,要從小學、國中、高中一步步來,旁邊會有朋友一起成長。如今,只要一上網,就要面對全世界,不管是3 歲小孩,或是20歲的大學生。「一個人要長大,到14歲拿身分證、甚至到成人,要經過多少教育和學習。但網路世界卻缺乏『累積的過程』,」有兩個女兒的李 相臣,從女兒開始上網就亦步亦趨,隨時觀察她們的動態。

充滿陷阱和誘惑的場域

這是一個開放的社 會,也是一個充滿陷阱和誘惑的時空場域。「沒有疆界的網路,寬闊到沒有原則和標準,」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王育敏很著急。兒盟曾經調查發現,2成4的中小學 生,已觸及網路霸凌的警戒線,卻往往不自知。他們的方式,可能是用暱稱或訊息來罵人、大肆散播別人的祕密或照片、在網路上罵髒話,甚至偷用別人的身分上 網、寄恐怖或色情信件給別人。
還有人把霸凌影片貼到網路上流傳。「在網路上,大家沒有學到如何解決衝突,卻學到報復的手段,」陳時英發現,連成人也不例外。
於 是,有藝人的朋友,因故在網上遭人辱罵而自殺,也有人散播性愛影片、報復分手的女友。面對網路世界逐漸入侵真實世界,教育界開始出現反省聲浪。國內從國小 三年級開始上電腦課。愈來愈多老師認為,對網路世代而言,「資訊能力不是問題,但是資訊接收後的判斷能力,需要加強,」朝陽大學資工系兼任助理教授楊家 豪,在學校現場,看到太多缺乏判斷力的孩子走偏。例如,原本表現優異的學生,因為參加競賽、擔心會輸,即上網匿名咒罵對方。
(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2011教育特刊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